科技夢,青春夢,中國夢——柳州高級中學2022高校科學營活動發表時間:2022-07-25 15:35作者:活動中心來源:活動中心 2022高校科學營活動如期舉行。受疫情影響,柳州高級中學師生參加由中國宇航協會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開設的航空專題營,以線上收看直播的方式參加開營儀式及后續一些列的活動。 01 通過觀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的開營儀式,我感受到了物理與化學的獨特魅力。兩位老師繪聲繪色的演講及專業嚴謹的實驗,讓我收獲良多。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外國資深教授,他用略帶口音的中文,幽默風趣的為我們講解了整個化學實驗過程,同時用嚴謹的操作解開一個又一個困于我心中的化學謎題。這是一個沒有國籍的科學課堂,充滿了人類對真理的無限熱愛與追求。 或許就是科學的魅力,將人們的心靈孤島用知識橋梁緊緊相接,求知的欲望被源源不斷的轉化成探索未知的勇氣與動力。 當然,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我應該在此次科學營活動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開闊眼界,思考未來的方向,定下一個屬于自己的目標。興許有朝一日,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那些在一線奮斗的科學家,為國家技術發展作出貢獻,為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7月20日,我懷著期待的心情觀看著科學營線上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正式開始后,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院士給我們講解了許多化工知識,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化工學科的作用,感受到了化工的魅力。同樣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戴維教授的實驗課。他用風趣的語言及專業的操作讓我們更直觀的感受化學的魅力。我最喜歡的是黃瓶子實驗,在思考驗證是不是試劑與氧氣發生反應的時候,很多人都絞盡腦汁,但卻沒有想到將瓶子裝滿試劑,不留空氣,這也讓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一個好的科學家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第二,有時候當問題難以解決時,換換思維,換換角度,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第一天晚上的活動是各個輔導員來向我們分享自身在做冬奧會志愿者時的經歷與感想。在此,我初步了解到了作為一個志愿者應該做的事,也知道了許多電視機前看不到的冬奧故事。我覺得志愿者是與運動員最為接近的存在,因為對于運動員來說,他們并不熟悉場地,而志愿者能給他們提供幫助,解決運動員的后顧之憂,以最佳狀態參加運動會。活動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漸活躍了起來,大家相互學到了很多知識。 第二天晚上的活動是有關航天航空的知識競賽搶答。在活動開始之前我還是很緊張的,因為我不是很了解航天航空方面的知識,好在輔導員給我們發了一些有關航天航空知識的材料,這就讓我心里稍微有底了。當活動開始時,營員們都很積極,真所謂拼的就是手速。題目有60道,涉及的航天航空的知識很廣,很好地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同時見識到了更多優秀的同學,他們知識廣泛,令我敬佩。答完題后,我們打開視頻進行線上合影,愿這段經歷能留存在每個人心里。 7月21日晚的小組活動,導師們準備了30首歌曲做成題目讓各位營員看歌詞猜歌。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有些放不開,即使猜對了歌名也不好意思演唱出來(演唱可加分),最后還是導師們唱給我們聽,氣氛也逐漸的熱烈起來。活動進行過程中,有許多營員都表示,很多歌的旋律很熟悉,但就是不記得歌名。這說明,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是存在著不夠細致的不足。 這次科學營活動讓我收獲滿滿,不僅豐富了知識,還拓展了視野。 7月20日下午,期待已久的手擲滑翔機實踐課終于開始啦。 14:30分,課程準時開始。我擺好實踐材料,靜靜地在屏幕前等待著。北航航模隊的隊員先給我們講解了飛機的發展史和滑翔機制作原理,讓我們對飛機有了初步的認識。到了動手環節,所有營員都在學姐的講解下一步一步的制作,也許是太急切,不少人不是被美工刀劃破了手,就是被502粘住了,要么就是削壞了模型,但也沒有人放棄,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都完成了作品。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大多數的滑翔機都飛不起來,我也不例外。手擲滑翔機的制作方法、原理看起來很簡單,讓它飛起來卻是有難度的。橡皮泥的質量會改變它的重心,機翼的傾斜程度和尾翼的安裝會影響平衡狀況,就連膠水的粘度都會影響牢固效果。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只注重一個方面,那樣也許會做無用功。 04 科學營剛剛開始之時,我就對無人機充滿了無限的向往。剛剛拿到科學營發的無人機時,我就對這個半成品的黑色無人機愛不釋手。 很快,到了科學營教我們怎樣完成無人機的安裝的日子了。課程一開始,彭濤老師為我們講解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并告訴我們手中的無人機就是他所講的四翼無人機。接著,老師開始教授我們如何拼裝學員手里的無人機。 首先,將無人機的不同配件分好,無人機有金色條紋的放一邊,無金色條紋的放一邊,還有底架,護翼架......很快我就按著彭濤老師的步驟將四個機翼安裝在機身上了,金色條紋的機翼安裝在機頭,純黑色的機翼安裝在機尾上。隨著彭濤老師的講解,我終于將復雜的電線“塞”進了機身里。還好剩下的底架,護翼架的安裝并不難;將兩個底架按在兩個前翼之下后,就到了最后一步,將四個護翼架安裝在四個機翼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無人機就在我手中誕生了,看著這黑色中帶有金色的機身,我的心里滿是喜悅。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遙控器,按照彭濤老師的指導與無人機進行對碼,對碼成功后,我滿懷期待的按下了起飛按鈕,無人機從地上緩緩的升起;看著空中懸停的無人機,我心中的激動難以撫平,我明白,我終于可以探索這蔚藍的天空了。 短短的五天學習時間里,展現了柳高同學們對科學的向往與熱情。在滑翔機與無人機的動手實踐中,同學們積極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志愿者交流;在線上“星耀寰宇箭震五洲”系列講座以及楊利偉、龐之浩、劉登銳、石磊等專家主講的“航天專家帶你走進中國航天”講座中,同學們增長了專業知識、培養了科學思維、拓展世界眼光,又使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學家們的歷史時代使命擔當與家國情懷;在奇思妙想等征集活動中,每位同學都積極提交自己的想法。 科學營就是一粒種子,在每個營員的心里播種,相信假以時日,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柳高學子將秉承著“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理念,為科技興國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